瞌睡瓜

初心易得,始终难守。诫之。

翻了五个移动硬盘,终于找到这个2013年做的小短片了。这个片子是《重走织造局》系列纪录片的一个Demo。安利一下大苏州的世界级非遗——缂丝

除了缂丝之外,我们当时还拍摄了南京云锦、南京金箔制造、苏州宋锦、苏绣等工艺,算是遍访江南最顶级的织造技艺。

特别感谢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金山老师当年能够接受我们的采访,并带领我们一探缂丝的经纬世界。

近代以来,缂丝技艺的传承也经过了一波三折,而最风光的时候应该是上个世纪80-90年代。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,缂丝一度走出国门,以在织造史上特殊的地位和低廉的人工价格,被加工成日本人十分喜爱的和服腰带,风头一时无两。

当时的苏州,家家户户织造忙,水乡的每一条河道上,都有载着蚕丝的小船来往窜梭。

但是后来随着日本经济的下行和缂丝人工价格的上涨,挥金如土的日本人没有了继续大量囤积缂丝腰带的能力,于是很多人便放弃了缂丝织造这一份外快。江南家家织缂丝的盛景成为过去式。

后来也有人坚持了下来,经过二三十年的打磨,从工人变成了师父。但市场的需求已经衰退。

我记得当时采访的时候,片中出现的范玉明老师告诉我们,培养一个优秀的手工艺人,可能需要他在织机面前坐十年,甚至更久,但是苦熬十年以后,却因为作品本身已经不符合时代节奏,而面临严重的生计问题。

而且,即便像缂丝这样简单的织造形式,一台织机之上,依然需要很多的零配件,比如梭子、拨子等,但因为传统手工技艺的整体没落,这些零配件的手工艺人最终也放弃了继续从事传统技艺。而现在的缂丝艺人们正在使用的机器和配件,再过二十年,大约也就会损坏。

幸运的是,传统手工艺人们并没有坐以待毙,在我们拍摄后的几年里,他们不断开拓市场,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人生活需求相结合,开发了一系列文创产品。

前年我在遇到范玉明老师和另一位缂丝人陈文老师的时候,他们已经将原来局限于包首、挂画、衣服的缂丝技艺,拓展了种类繁多的文创产品。

我曾经听《舌尖》的美食顾问沈宏非老师说,有的东西过去、消失是一种必然,当时我深以为然,所以我们选择用镜头记录那些即将消逝的美好。


但在此后的几年里,我看到了更多手艺人和传统文化、工艺的爱好者们在不断地尝试,试图挽救“命悬一线”的传统工艺,我又有了不同的看法:

人的心念,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可贵的,我们也许无法对抗时代的浪潮,但是每一个人心里的坚持,和每一次为适应时代做出的尝试和努力,都是无上珍贵的财富。

也许,最终有一天,这些“老古董”们还是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,但每一个人今日的努力多一点,老古董们就多活一天,多为这个世界添上一点不一样的色彩。


如果看完这个片子,希望你下次到苏州去的话,可以去看一看缂丝,不买也看一看,然后夸一夸他们,为了那些用青春和光阴为我们留下的吉光片羽。

评论(26)
热度(3415)
  1. 共104人收藏了此视频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瞌睡瓜 | Powered by LOFTER